查看原文
其他

西农解放记忆(十一)|西农师生大转移

2017-08-13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农

解放记忆




西农师生大转移


1949年6月初,西北农学院开始实行军管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继续挺进关中,逼近宝鸡。此时,不甘失败溃逃至秦岭一线的胡宗南部与青海马步芳部、宁夏马鸿逵部联合,妄图阻击第一野战军西进,向东反扑并企图夺回西安,一时形势突变。 

为了打退并消灭反扑的胡马敌军、保护已解放的西北农学院和师生员工安全,根据形势变化,6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令西北农学院师生向东转移。 

在驻校军代表安排下,师生员工坚壁清野,埋藏学校重要仪器、图书、文档资料,6月11日拂晓,师生大部先行撤离西农,军事代表率少数学生和校警队,一直坚持到14日才离开学校。 

随着师生转移,学校军管工作计划也进行了调整。组织师生转移,保护师生安全,安排好师生生活已成为工作重点。在接管小组领导和西农地下党配合下,各项工作以新的机制运行,虽然气氛很紧张,但昔日压抑、沉闷的校园呈现出民主、自由、激情、祥和的氛围。 

在激战临近的氛围中,军代表带领500多名师生南渡渭河,沿秦岭北麓西宝南线东行,踏上了紧张的转移之路。



胡马反扑 形势突变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指挥下,解放西安、咸阳及武功等地。一野主力已挺进至西府地区,逼近宝鸡,甘肃、宁夏的国民党军压力骤增。 

为摆脱孤危处境,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代理长官马步芳以及宁夏马鸿逵部,联合致电蒋介石,请求协助胡宗南反攻西安,收复关中,确保西北。蒋介石致电退守秦岭一线的胡宗南部东进,联合马家军实施反扑。宁夏马鸿逵将其11军、81军、128军及两个骑兵团、两个炮兵营约4万人组成宁夏兵团;马步芳将82军和129军约4万人组成陇东兵团,119军组成陇南兵团,会同胡宗南部18兵团和第五兵团,共同实施反扑西安计划。6月8日,宁夏兵团经长武向永寿集中;陇东兵团向麟游、乾县集中;陇南兵团由千阳、凤翔向岐山开进。拟于6月10日向人民解放军发起反扑。 

鉴于敌强我弱,加之已调归一野建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十九兵团尚未全部到达陕西指定地区汇合,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改变原定的“阻胡歼马”计划,决定于6月11日晚暂时放弃泾渭间三角地区,撤至泾阳、咸阳、户县、周至地区,诱敌深入,争取时间,待我军4个野战兵团集中后再与敌决战。 

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6月10日下令,让在此区域内的西北农学院师生撤离学校向东转移。6月11日凌晨3时,一野二军军长王震指派二军政治部主任左齐来到西农,在学校(今北校区)西南区甲字9号房召开紧急会议,学生自治会邱明光、应变委员会联络员杨笃等参加会议。会议传达了王震将军根据人民解放军作战部署作出的决定:西农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师生员工务必在早晨8时前撤离学校,向东转移。 


左 齐


  军事代表接管小组和学校地下党组织商议决定,全校师生6月11日凌晨分两路向东转移。一路由王刚(军代表)、梁得柱(学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曹达和周尚文(军事接管小组人员)带领全校370多名学生和少数教职工,徒步从学校到普集镇(今武功)火车站南渡渭河,经周至、户县向西安转移。到西安再乘火车到渭南赤水农校暂住待命;一路由康迪(军事接管小组人员)带领学校教职工及家属乘火车先到咸阳西北工学院暂住,然后转移至西安西北大学,随西北军政委员会一起行动。全体撤退人员6月11日拂晓必须按时到达普集镇火车站集中。 

  6月11日晨,学校敲起了紧急集合的钟声。师生员工匆匆来到大楼前,已在此等候的军代表王刚向大家宣布,敌机可能对学校进行空袭,大家不必惊慌,务必携带备用衣物和简单被褥分散步行,向东到普集镇暂避,集中地点是普集镇火车站。早饭后要立即行动。 

  经过快速准备,师生们带上简单行装,即刻分散沿渭惠渠步行向东出发。



坚壁清野 安全转移

为确保安全转移,在军管组的组织下,全校师生迅速坚壁清野,将未转移的图书、仪器等藏入防空洞。军官组还组织留校人员组成护校队,同时争取校警队随师生转移。在这次撤离学校的大转移中发生了许多爱护学校、爱护财物的事,为师生们所称道。 

当胡马疯狂反扑,武功即将沦为战区的紧急时刻,学校试验农场十多名教职工也等待转移。此时,农场场长外出未归,又听说转移到咸阳的部分师生反而置身战场的消息,农场职工一时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时值6月,正为“碧蚂1号”等小麦良种繁育材料安全处置忙碌的赵洪璋,以其年长、级高成为农场众望所归的领头人。农场职工集结在杜家坡学校农场赵洪璋住处门前的树下,议论转移地点和方向。听取大家意见后,赵洪璋临危不乱,从容部署农场工人大部留场,其他人员随学校转移。


赵洪璋


转移前,赵洪璋从农场温室中选取了已脱粒的小麦育种材料亲自携带。7月底,扶眉战役结束后,农场职工及家属陆续返回农场,留守和转移人员均安全无恙,除两头骡子被撤退的国民党掳走外,其余所有设施和实验条件基本完好,科研工作得以继续进行,“碧蚂1号”“西农6028”等小麦良种也被顺利繁殖推广。 

学校农场紧急安排转移的时候,畜牧场也紧张地做着转移准备。6月11日夜10时,大部分师生向东转移时,畜牧场青年教师王建辰、席保贤和公书桂三人因承担保存畜牧场财产的重要任务,未能随大队人员按时成行。此时,他们正在为转移畜牧场两头奶牛做准备。这两头奶牛身份可不一般,是当时畜牧场主任刘荫武用本场多年积蓄的4两黄金,于1948年12月从西安健民牛奶场购回的荷斯坦品种成年母牛和育成母牛各一头,被视为畜牧场的宝贝。


王建辰


深夜2时左右,王建辰、席保贤和公书桂牵着两头奶牛,离开畜牧场,徒步摸黑从武功沿渭惠路向东艰难前行。6月12日晨6时多到达普集镇火车站,在先行到达的青年教师宗恩泽和刘世明(体育教师)等帮助下,将两头奶牛拉上了平板火车,准备继续向东转移。火车向东开行很慢,当日上午10时多,到达兴平车站后,因咸阳战事紧张不能前行。此时,王建辰一行三人只得牵着奶牛,四处寻找转移地。后将奶牛暂时寄养在陇海铁路以南的兴平渭惠渠管理局院内。6月13日午后,胡马部队由兴平北塬向西进犯,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阻击,双方在渭河北岸激战多日。此后,王建辰等人也被困兴平20多日,直到7月14日扶眉战役胜利后,他们才将两头奶牛安全地运送回学校畜牧场。

同时,争取校警队随师生转移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西农建校时成立的校警队承担校园四周岗楼和学校大门炮楼常年警戒及杂勤任务,保卫学校安全。校警队下辖三个分队,有五六十名警士,武器装备相当于一个营,队长多为团级军官。解放前夕,校警队队长是扶风人康翼云,队员多为武功、扶风、岐山等县附近农村为躲避抓壮丁到此的贫苦农民。 

西农师生转移时,按军代表要求,校警队必须随学校一同转移。考虑校警人员可能会产生的思乡情绪和生活上的困难,军代表王刚和地下党组织广泛与校警队人员接触,消除其思想顾虑,帮助他们坚定人民解放军必胜的信心。王刚多次与康翼云谈话,康翼云表示一定跟共产党走。 

为了加强对校警队的领导,军代表与学校地下党负责人一道商定,决定派地下党员祝三友和朱维雄担任校警队政治指导员。 

6月13日,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指挥部通知,要求校警队立即撤离。当晚,军管组在学校教学大楼内召开校警队全体人员大会,王刚到会作动员讲话,宣布全体人员和军械装备都要撤离。祝三友、郭环琦持枪警戒,会场气氛紧张严肃。 

6月14日上午,军代表王刚率荷枪的校警队和部分留校师生员工最后撤离学校,当日抵达周至县城,与已转移在此的西农学生队伍汇合。 

校警队在军代表和地下党领导下,承担起了护卫师生安全转移的任务。抵达渭南赤水转移地,在当时社会秩序尚未稳定的情况下,与地方密切合作,在维持周边治安和保护师生队伍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接受部队纪律教育

6月11日晨,转移师生徒步抵达普集镇车站,王震将军在指挥战事间隙在此等候,再次看望西农师生。他十分关心师生转移与安全,安排战士送来几筐甜杏表示慰劳。他亲切嘱咐师生团结互助,克服困难,胜利完成转移任务。 

当王震听到一些师生对学校恋恋不舍的谈论时,风趣地说:“学校重要的图书仪器已派汽车转移,但你们的大楼是搬不走的, 45 34413 45 15533 0 0 3680 0 0:00:09 0:00:04 0:00:05 3679有可能遭到战火破坏,但不要紧,我们将会重建更高、更好的大楼。”在场师生们笑着鼓起掌来。王震满怀信心地高声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定能迅速打退敌人的反扑,大家很快就会回来的,预祝你们转移胜利。”王震看望师生并与大家会面,让转移师生情绪高涨。大家表示,坚决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军代表接管小组成员曹达向师生宣布了转移办法。他说:“由于交通条件限制,除教师干部由军代表成员康迪同志带领乘火车向东转移外,学生、工警等由军代表王刚带领,南渡渭河徒步行军走南路(周至—户县—西安)。南路虽然比较远,但避开了铁路,比较安全。”他要求,转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要自由行动,以免掉队。接着,北路转移人员集合做乘车准备,南路转移学生、工警人员等列队徒步前行,南渡渭河向周至县进发。 

这次师生战略转移也是一次战时军民团结对敌的实践,在与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人民军队的短暂相处中,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认识加深,也从中深受教育。 

转移途中,师生从普集南渡渭河到周至,由于人数众多,当晚师生被分别安排在周至中学、农村等多地住宿。另有50多名师生被安排在解放军二军教导团驻地周至县天主教堂。当晚,师生们打地铺就寝。由于黑夜无灯,几个人随手在神坛上拿了几根已点过的半截蜡烛照亮。 

第二天,教导团通知宿营师生,要请大家吃饭,就餐地点院内广场。上午8时,就餐的二百多名战士和宿营师生列队来到广场,教导团团长致欢迎词。他说,昨晚没有给大家准备灯,对大家照顾不周。你们有人取用了神台上的蜡烛,我们很不安,这违犯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今天请大家吃饭,准备的是大枣江米甜饭,这是全团战士凑钱做的。本来应该有白糖,可是今天没有,因为买白糖的钱买了蜡烛了。大家要委屈委屈。听了团长的话,师生们感到很惭愧。当战士们把饭送到师生手中时,大家心情沉重。就餐结束后,团首长请师生回去休息,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回到住宿地,师生激动地议论起来。从一件小事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这就是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源泉。师生认为,团首长讲话亲切中肯,且开诚布公。请吃饭,是实实在在的饭,重在以心交心,以情换情,促进军民团结。而且请吃饭不用公家的钱,公私分明,有理有章。在教导团几天短暂的生活,解放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令师生感到既新鲜,又深受教育,成为师生们接受的新启蒙,也为以后完成转移任务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军民一家亲

6月14日,王刚率部分留校师生和校警队最后一批撤离学校,抵达周至。当晚,王刚、周尚文和梁得柱等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传达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首长的指示,要求学校来周至人员务必在6月15日拂晓前启程向东转移。 

这时,转移到周至的师生已正式组建成立大小队组织。学生按年级,每个年级为一个小队,工人组建为工人小队,赵世明任工人小队长。出发前,军代表再次强调,要严格遵守转移行军纪律。以王刚为队首,荷枪校警为前导,列成二路纵队,沿周至—户县—西安公路,向东行进。 

此时,西有国民党军队尾随,北有国民党军队和“二马”部隔河虎视。转移中有学生队伍,也有赶着胶轮大车转移校产的工人队伍。沿途北岸激战炮声隆隆,不绝于耳;国民党军飞机空袭不断,开赴前线的人民解放军队伍和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不断从师生员工队伍身边急驰而过,队伍前荷枪的几十名来不及换装,仍穿着黑色旧警服的校警,途中几次被人民解放军部队拦阻,经军代表出面解说才得以继续前行,这些使转移人员既新鲜,又紧张。 

很快,前线传来胜利捷报,6月13日,一野一兵团二军在关中西部渭河以南眉县金渠镇歼灭胡宗南36军165师2 000多名敌兵,并俘获敌师长。这让转移师生的心情立刻振奋起来,加快了行军步伐。 

向东转移行军整整一天,当晚到达户县,夜宿祖庵镇。时近暑热,师生或在寺院,或在大厅,或就地在大树下露宿。第二天,天还未明,转移队伍继续出发前行。 

突然,有人激动地呼喊起来,原来师生看见王震司令员自己驾驶吉普车来到转移队伍面前。他往返于公路前后,关照转移的师生。天黑时,师生赶到了三桥镇,夜宿一所小学。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关照下,沿途人民群众对转移师生很热情,帮助找住处,烧水,做饭。师生们激动地说,我们的待遇比部队还高,从而发自内心感谢人民群众,感谢人民子弟兵。 

从周至经户县到西安,沿途有多条河流,转移队伍背着行李涉水行军,按分配夜宿营地,大家一路队形严整,意气昂扬,不叫苦,不叫累,努力做到不掉队,不给队伍行军增加负担。经过四天徒步行军,南路转移的师生员工,于6月16日中午12时多,终于来到中转住地——西北大学。 

到西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代表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全体转移师生员工进行慰问,并由军代表王刚宣读了西安军管会慰问电,对转移师生员工进行表扬。



移驻西安的日子

6月16日,沿秦岭南麓经周至、户县至西安公路徒步转移的西农370多名师生,与此前经咸阳转移至西安的教职工队伍相会。 

撤离转移开始后,6月11日,北路转移教职工等乘火车到达咸阳西北工学院。12日,“二马”集团从北向咸阳塬猛烈反扑,激战开始。转移至咸阳的教职工作短暂停留后,继续向东转移到西安,住在西北大学。从西农撤离转移时携带的物资、学籍档案等在咸阳紧张转移中部分丢失,师生为之痛心。 

此时,南北两路转移师生员工汇聚西北大学,一时人数众多,师生员工等生活问题暂由西安市军管会委托西北大学先行安排,后自行安排。暂住西安期间,几项重大活动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组织师生欢迎由晋入陕参加解放大西北战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6月18日,当气宇轩昂、精神抖擞的炮兵战士驾驭着一台台由高头大马牵引着的大炮进入西安时,西农师生情绪立刻沸腾了,欢迎声、口号声、锣鼓声、歌声、笑声汇成一片。这是解放后师生第一次亲眼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炮兵部队,内心深受鼓舞,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队伍的强大,使大家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必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将战胜胡马敌军,迅速解放大西北的信心。


西安市民夹道欢迎解放军


二是邀请西北大学校长李敷仁为师生作关于革命形势的报告。报告中,李敷仁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的残酷迫害,讲述了自己当年从事革命斗争时,险遭敌人枪击的凶险遭遇,还拿出从体内取出的枪弹。希望大家牢记国民党反动派罪行,勇敢投身于为国家进步、民族进步解放的伟大革命事业中。最后,他深刻论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大西北进军并必将战胜一切阻碍与反扑之敌,全面解放大西北的形势。勉励大家努力学习和工作,积极支援前线,为大西北完全解放作出贡献。李敷仁的报告真实生动感人,师生听后深受启发。


李敷仁


三是组织师生员工在西北大学会堂听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贺龙及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的报告。他们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的形势,讲解了解放战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繁荣的新中国。虽然两位将军在西北战场早已声名远扬,但绝大多数师生没有见过他们。听了报告,见到将军本人,使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极大稳定了师生员工的情绪,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必胜。会后,师生们一致表示要坚决跟中国共产党走。

转移暂住西北大学的西农师生,过着简朴的战时共产主义生活,没有工资,每人仅仅领到边币(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行的货币)三百万(折合人民币3元)和布鞋一双。但大家心情舒畅,情绪高昂,“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和“跟着共产党走”的歌声不断。


贺 龙

甘泗淇


为了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西农师生员工利用西北大学学生宿舍办起了学习室,陈列出了过去难得一见的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著作,还有不少报刊,教职工们兴趣十足地抓紧时间阅读。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毛泽东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文章,西农教职工热烈讨论,为尽快融入新的生活努力学习。


相关阅读

我的学院抢先看| 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我的学院抢先看| 理学院&化学与药学院

我的学院抢先看| 葡萄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主  编:闫祖书

网络编辑:张茜茜

责任编辑:王 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